全民健康堪憂
2018年健康大數據顯示:
70%中國人過勞死危險
76%白領亞健康
20%患慢性病
慢性病死亡率占86%
中年死亡的原因中22%是心腦血管病
人口老齡化
截止到2018年末,我國最新的老年人口數據為: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,占總人口的17.9%; 在未來30年間,1/4的中國人口將超過65歲,形勢相當嚴峻。
建設健康中國
國家頒布的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》中,確定了今后15年推進“健康中國”建設的行動綱領,包括優化健康服務,普及健康生活,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,發展健康產業,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,促進醫藥產業發展,提出治未病防大病,“健康老齡化”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由之路。中醫治未病養生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!
北京中醫藥大學郝萬山教授說,醫生并不是萬能的,醫生只不過是在人患重病以后,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減輕痛苦,延長生命,但很多疾病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。很多人把健康交給醫生,不注重養生保健,實在是一個誤區。因為疾病形成了才去治療,這就像口渴了找水喝,結果井還沒有打,這不就晚了嗎?一定要重預防。
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:“疾病的痊愈是要通過自身的自愈力,醫師只是在旁協助而已”。這個自愈力,就是我所說的自調機能的一個方面的功能。所以我經常提醒大家,真正高明的醫生不在醫院,而在你的身體之內;最珍貴的靈丹妙藥不在藥店,而在你的身體之中,就看你會不會利用。這就是我強調自調機能重要的道理所在。
“上醫治未病之病,中醫治將病之病,下醫治已病之病”,豈不知,這個上醫就是我們自己!現在很多人關心的不是健康,而是疾病,認為只有身體不舒服,病了,才會去醫院,找醫生;而真正關心健康的人,是讓身體經常處于良好的狀態,做到少生病,甚至不生病。
“治未病”是一種“機體一心理一社會一自然一生態一健康”的整體健康觀,涉及反面深廣,
本網站會提供詳細防病養生的知識,歡迎大家瀏覽。
關注公眾號
微信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