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 骨痹是指因內外因素導致的以骨病變為特征的關節痹癥,可包括脊柱骨關節和肢體骨關節痹證,以肢體關節的骨痹最常見。主要癥狀為關節疼痛,初期為輕微鈍痛,以后逐漸加劇,活動多時疼痛加重,休息后癥狀好轉。部分患者在靜止或晨起時感到關節疼痛,稍微活動后減輕,稱之為“休息痛”,但活動過量后,因關節面摩擦可產生疼痛,疼痛可與天氣變化、潮濕受涼等因素誘發。
二. 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而主骨,骨的病變與腎密切相關;因此,骨痹與年老體衰,素體虛弱,肝腎虧虛,氣血凝滯,復感風寒濕熱有關;邪滯經絡氣血阻滯,遷延日久,邪實正虛日益加重而形成骨痹。
三. 藏醫認為骨性關節炎是由于患者的飲食起居環境差,生活不規律等眾多因素,致隆,赤巴,培根三因素的平衡失調,產生胃部的功能紊亂及低下,逐漸形成衰竭,精華不化,清濁不分,從而使機體代謝功能失常,導致血液生成和循環障礙,黃水增生,能和培根功能紊亂而引起的。
四. 治療方法:
1. 治法:活血化瘀,通絡止痛。以局部為主。
2. 穴方:
(1)膝骨關節炎:阿是穴、犢鼻、內膝眼、血海、梁丘、陽陵泉
(2)髖骨關節炎:阿是穴、環跳、秩邊、陰廉
五. 藏醫火灸治療:
1.治法:阻斷疾病隨脈管散擴、迅速止痛、抑壓隆病竄行蔓延、抑腫脹、提升體溫等。
2. 穴方:
(1 )內踝上穴:主治膝蓋以下麻木、腫脹疼痛等癥。二口并灸。
(2 )髕骨上穴:主治下肢疼痛、肌肉萎縮及腰髖疼痛。二口并灸。
(3 )臀大肌凹陷穴:主治下肢疼痛、下肢骨骼疼痛、不能站立等下體各種疼痛。(4 )脛骨下穴:主治小腿腓骨疼痛、小腿肚轉筋等膝下各疾病。二口并灸。
(5 )髕渡鴉眼穴(犢鼻):主治小腿魚肌疼痛最有效。二口并灸。
(6 )腘橫紋外穴:膝關節疼痛、行走困難等癥。二口并灸。
波羅蜜藏醫醫院張新合大夫編制
關注公眾號
微信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