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因不明的高血壓者稱原發性高血壓。人體正常血壓值<120/80mmHg,≥140/90mmHg為高血壓,其患病率與年齡成正比。
高血壓病因不明,與發病有關的因素有(1)年齡 發病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,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。(2)食鹽 攝入食鹽多者,高血壓發病率高,有認為食鹽<2g/日,幾乎不發生高血壓;3-4g/日,高血壓發病率3%,4-15g/日,發病率15%,>20g/日發病率30%。(3)體重 肥胖者發病率高。(4)遺傳 大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,可能與遺傳性腎排鈉缺陷有關。(5)環境與職業 有噪音的工作環境,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,城市中的高壓發病率高于農村。
臨床表現:
(一)早期表現 早期多無癥狀,偶爾體檢時發現血壓增高,或在精神緊張,情緒激動或勞累后感頭暈、頭痛、眼花、耳鳴、失眠、乏力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,可能系高級精神功能失調所致。早期血壓僅暫時升高,隨病程進展血壓持續升高,臟器受累。
(二)腦部表現 頭痛、頭暈常見,可能由于高血壓引起頸外動脈擴張、膨脹及搏動增強所致。周圍小動脈發生暫時性強烈痙攣,導致血壓急驟升高可致高血壓危象。多由于情緒激動,過度疲勞,氣候變化或停用降壓藥而誘發。血壓急驟升高〉26.16Kpa(200/120mmHg),劇烈頭痛、視力模糊,心悸氣促,面色蒼白,耳鳴,眩暈,多汗并可出現急性心、腦、腎功能不全,應迅速降壓治療。若血壓突然升高引起急性腦循環功能障礙,致使腦血管痙攣,腦水腫,顱內壓增高者稱高血壓腦病,呈亞急性發作,從發病到癥狀明顯約需24-48小時,發病機制可能由于平均動脈壓>21.3Kpa(160mmHg)時引起腦血管調節功能障礙,致腦血管痙攣,腦水腫或斑點狀出血。高血壓腦病也可見于各種繼發性高血壓,以急性腎炎較多見。劇烈頭痛、視力障礙、惡心、嘔吐、抽搐、昏迷、一過性偏癱、失語等。眼底可見小動脈痙攣、視神經乳頭水腫、出血及滲出物等。腦脊液壓力升高,經降壓治療1-2小時后,頭痛與意識障礙可明顯好轉。
(三)心臟表現 高血壓病患者血漿兒茶酚胺濃度升高,去甲腎上腺素可誘導心肌蛋白合成,致心肌肥厚。室間隔對去甲腎上腺素的敏感性較右心室和左室后壁為高,可能為室間隔增厚早于左室后壁的原因之一。長期血壓升高,左心室收縮負荷過度,也是心肌肥厚的原因。心肌肥厚和合并心臟擴張則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。早期,心功能代償,癥狀不明顯,后期,心功能失代償,發生心力衰竭。體檢發現心尖搏動呈抬舉性,心濁音界向左下擴大。主動脈瓣聽診區第二心音亢進,心尖區吹風性收縮期雜音系由于左心室擴大相對性二尖瓣關閉不全,或由于伴存的心肌缺血,乳頭肌功能不全所致。主動脈瓣聽診區吹風性收縮期雜音,反映主動脈擴張和相對性主動脈瓣狹窄。少數在主動脈瓣聽診區可聞及潑水樣舒張期雜音,此系主動脈擴張,主動脈瓣相對關閉不全所致。出現心力衰竭時,可聽到病理性第三心音及/或病理性第四心音,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增強,肺底部水泡音,心電圖左心室肥厚及勞損,可有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。有時出現ST段下降,這并不是冠心病所引起,應注意鑒別。X線檢查,左心室肥厚擴張,主動脈弓延長彎曲。超聲心動圖檢查陽性率高于心電圖和X線檢查,且能發現早期改變。如早期的左心房擴大,室間隔增厚。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典型改變是左心室壁增厚??砂橛凶笮氖壹白笮姆繑U張。臨界高血壓患者,可有室間隔增厚及左房擴大。
(四)腎臟表現 長期高血壓致腎小動脈硬化。腎功能減退時,可引起夜尿,多尿、尿中含蛋白、管型及紅細胞。
(五)動脈改變 持續的血壓升高,可引起胸主動脈擴張和屈曲延長。當主動脈內膜破裂時,血液外滲可形成主動脈夾層動脈瘤。是高血壓病少見而嚴重的合并癥之一。高血壓病促進主動脈粥樣硬化,可進而形成主動脈瘤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,可引起間歇性跛行,并存糖尿病病變嚴重者可造成肢體環疽。
(六)眼底改變 眼底改變的發生率與年齡、病程、血壓水平、心臟及腎臟改變有平行關系。眼底改變分級。早期視網膜動脈痙攣,動脈變細,屬眼底改變Ⅰ級。以后發展為視網膜動脈狹窄硬化, 動靜脈交叉壓迫,屬Ⅱ級改變。眼底出血或棉絮狀滲出屬Ⅲ級。視神經乳頭水腫為Ⅳ級改變。
高血壓病分期:
第一期 血壓達確診高血壓水平,臨床無心、腦、腎損害征象。
第二期 血壓達確診高血壓水平,并有下列一項者①體檢、X線、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示左心室擴大。②眼底檢查,眼底動脈普遍或局部狹窄。③蛋白尿或血漿肌酐濃度輕度增高。
第三期 血壓達確診高血壓水平,并有下列一項者;①腦出血或高血壓腦病。②心力衰竭。③腎功能衰竭。④眼底出血或滲出,伴或不伴有視神經乳頭水腫。⑤心絞痛,心肌梗塞,腦血栓形成。
藥物治療原則
(一)個體化 根據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點,病程進展和并發癥,而采用不同的藥物不同的劑量,除非緊急情況,一般不必急劇降壓,尤其老年人,以逐漸降壓為宜。無并發癥者,可使血壓降到18.7/12Kpa(140/90mmHg)上下,有心、腦、腎供血不足者,過度降壓可加重缺血,藥物降壓,不是病因治療,應長期用藥,甚至終生治療,采取最小有效量,長期堅持。
(二)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可產生協同作用,抵消副作用。如血管擴張劑常繼發交感神經興奮,心率加快,心排出量增多,并用β阻滯劑可抵抗心率加快。血管擴張劑可繼發醛固酮增多,水鈉潴留。并用利尿劑,可減輕水鈉潴留。
中醫認為中年以上高血壓由肝陽上擾、肝火上炎、瘀血阻竅眩暈者,由于腎氣漸衰,若肝腎之陰漸虧,而陽亢之勢日甚,陰虧陽亢,陽化風動,血隨氣逆,夾痰夾火,上蒙清竅,橫竄經絡,可形成中風病,輕則致殘,重則致命。本病病因多由情志、飲食所傷,以及勞倦過度所致。其病位在清竅,由痰火、瘀血上犯清竅所致,與肝、脾、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,以肝陽上亢、肝火上炎、痰濁上蒙、瘀血阻竅四型多見,分別以天麻鉤藤湯平肝潛陽,滋養肝腎;以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,清利濕熱;以半夏白術天麻湯燥濕祛痰,健脾和胃;以通竅活血湯活血化瘀,通竅活絡。
保持心情開朗愉悅,飲食有節,注意養生保護陰精,有助于預防本病?;颊叩牟∈覒3职察o、舒適,避免噪聲,光線柔和。保證充足的睡眠,注意勞逸結合。保持心情愉快,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。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,多吃蔬菜、水果,忌煙酒、油膩、辛辣之品,少食海腥發物,。血壓升高時應臥床休息,閉目養神,少作或不作旋轉、彎腰等動作,以免誘發或加重病情。重癥病人要密切注意血壓、呼吸、神志、脈搏等情況,以便及時處理。
關注公眾號
微信咨詢